教育反垄断丨教培、互联网等行业“双减”之下

摘 要

  △新朋友,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2099字 | 5分钟阅读 8月5日,“字节的教育板块裁员”的消息传开。裁员的重心集中在处于政策监管漩涡中心的早幼和K12领域,智能教育硬件、进校以及成人

△新朋友,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2099字 | 5分钟阅读

8月5日,“字节的教育板块裁员”的消息传开。裁员的重心集中在处于政策监管漩涡中心的早幼和K12领域,智能教育硬件、进校以及成人教育等业务仍在继续。

字节在教育上的收缩是可以预判的。7月24日,“双减”政策官宣,规定严限培训时间、严禁K9学科培训融资上市等等,行业里的裁员潮已经开始。

2021年,教育培训监管司正式成立,这就意味着我们执法部门成立了。

周六日寒暑假不让上课,只让周一到周五的晚上6:30-8:30上课。另外一种说法是,公立学校可以采购教育培训的产品进行服务。

只不过要限制利润,之前教育培训机构的毛利基本在50%左右,但是这一轮要控制在10%左右,这就意味着基本上没有全国化的连锁集团了,因为这个利润已不足以支撑。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有三点。

1.之前做过一轮关于"为什么生育率这么低"的市场调研,排名第一名的原因就是教育培训成本高,第二名才是学区房。

2.国家的目标是为了成为制造强国,那么就是有一半的学生在中考之后加入到中高职院校中,进行未来世界工厂的人才布局,我们的大学就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科技人才而落地的,这不需要课外辅导机构来去协同。

3.之前的互联网教育影响到我们很多人的幸福感,打开电梯四面全都是在线教育培训的广告,使得我们国民的幸福指数下降。

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声音:“教育还是有钱人有优势!”“谁愿意让孩子去读技校啊!”

教育公平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中国教育公平的核心是反垄断和防堵塞。反的是有钱人垄断学校和老师,防的是社会上升通道被堵塞。放眼当今世界,这是绝无仅有的。

美国好老师都在好学校里,好学校都在好学区里,好学区的房子只有富人住得起,所以他们的孩子在这里接受精英教育。

而穷人家的孩子只能在快乐教育中,成为一个平庸的人,他们的现实就是有钱人,垄断了好学校和好老师,上升通道被堵塞,最终就注定各种社会矛盾被激化。

中国基础教育的最重要目的就是筛选,谁去当科学家、谁去做工程师、谁去工厂当技术工人。

孩子们在学习了相同的知识之后,靠自己的能力参加考试,国家也好将人才进行分层,让他们去接受更适合自己的教育,这种平衡才是对整个社会最有利的。

但是学区房似乎在破坏这种平衡。

从前你得买下优质小学附近三公里以内的房子才能上这个学校,区域范围小房子少,买的人多,那可不得把价格炒上去了。

现在小学区变成了大学区,20公里范围内的孩子都有机会抽签入学,房子供应量增加了几十倍,供大于求价格必然雪崩。

其次,便是教育培训机构。

这些机构是没有能力培养老师的,对于他们来说,最高效的办法就是从学校挖好老师,十倍工资再加提成,很难不心动吧?家长们就得多花几倍的学费才能够遇到好的老师了。

这个竞争是永无止境的,因为总有家长愿意出更高的费用,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如此一来,优质教育资源被有钱人垄断了,现在的韩国就是这样,一对一的家教,永远只能出现在有钱人的家里。

所以,双减政策的出台,教育培训行业直接团灭。但是有钱人也有有钱人的优势,国家做的教育公平绝对不是让某些家长不劳而获。

教育的相对公平,意思是核心教育资源没有被垄断,孩子的上升通道没有被堵塞,就这一点来讲,咱们国家已经做的非常到位了。

职业技术大学和本科大学也是同等层次的,没有孰优孰劣,只是教育重点不同。大学培养出来的高精尖人才当然是一直被需要的,但职业技术大学里出来的职业性技术人才的历史地位也被前所未有的拔高了。

因为他们是中国制造更进一步的生力军,你得知道面临危机时,制造业才是定海神针。

国家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要以举国之力扶持职业教育,给制造业提供更多技术人才。∨

既然全力为制造业提供技术人才,那对于现有的校外培训机构来说,在一连串政策落地之后机构的机会还有多少呢?有两个小机会: 第一个小机会就是职业教育生态体系迎来重构。

公立校的需求越来越强势,非但没有因为疫情减弱。从去年第四季度来看,各大公立校都进行了报复性反弹。背后的逻辑是科创教育已经是语数外之外的学科建设必备课程。

职业教育迎来立法以来的大修,比如在学历方面,从中职就开始要承认和普通本科生享有同等权利。一些新型专业也迎来重大政策扶持,例如AI、数据科学、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

幼儿园到大学的职业教育闭环能很好形成后,对企业的要求也提高很多。企业之间的比拼不再是简单营销实力,而是综合的平台、服务、研发、产业布局等多方面实力。特别是谁能进行全产业链开发,谁就更有机会胜出。

第二个就是IP打造,更多的名师效应。

抖音上面10万粉丝左右的一个K12的老师,如果把自己的资料录播课程、直播脚本和短视频拍好,每天直播基本上一个月能收入到60万左右,而且在做IP 的时候,也会让你社区的家长直接通过短视频介绍你。 所以,在教育产品上做较早布局的机构同时也可以协助公立校完成更加完整的教育产品的打造。

无论是清理校外培训,还是整治学区房,其实都是一个目的:“全民减负”。

如果你展望课外辅导行业的未来,也只有抓住“全民减负”这四个字才能看清趋势。给孩子做家教不会消失,素质教育也可以存活,但是规模一定要小,一旦做大,那就等于给全民增加了养育负担,就必须被整治。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